2010年12月1日 星期三

[9901]CH5 完全競爭市場

生產者理論是種泛論,探討廠商面對資金限制下,如何選擇雇用勞動工時與資本量,達到利潤最大。另一角度來看則是,廠商面對生產目標,如果以最低成本進行生產。這兩個問題所面對的變數為:勞動工時、資本量,並且已知工資率與利率,因此,可分別對應至勞動市場需求與資本市場需求。(以上內容可搭配大一經濟學教科書圖形進行了解,因此是大一經濟學課程,進階課程不討論)

本章給定學生已經具有大一經濟學課程基礎下,進行說明當商品價格給定下的完全競爭市場均衡現象。

[9901]CH6 彈性

當我們想要了解價格變化對消費者購買商品數量的影響時,首先想到的會是斜率(slope)。然而,即使同一商品漲價幅度相同,卻會因為價格或數量的衡量單位改變而有所不同。為了得到統一的結果,我們需要將衡量的「單位」問題解決,而解決的方式就是以百分比法(percentage)消除單位問題。

我們可以嘗試以鉛筆的單價上漲15元新台幣的例子來看,此時,我們將會減少購買6枝鉛筆。這意謂著若鉛筆價格上漲1元,我們就會減少購買0.4枝鉛筆。

現在,我們改以「打」來當做鉛筆數量的衡量單位,6枝鉛筆 = 半打鉛筆,所以是0.5打鉛筆。因此,鉛筆價格上漲1元,我們就會減少購買1/30打鉛筆。

其實,鉛筆上漲程度相同都是增加15元,卻因為鉛筆數量的衡量單位問題,出現了兩個答案,有人可能就會回答減少0.4枝鉛筆,有人會回答1/30打鉛筆。

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,我們以彈性(elasticity)的方式來進行闡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