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2月25日 星期五

需求供給模型圖解

由於市場上最重要的兩個指標就是價量指標,但是,兩個指標卻無法同時控制,因此,我們必須將其中一個指標讓給買方或賣方來決定。

從基礎經濟學角度,對買賣雙方的基本決策定義,只有一個,那就是數量。

下圖當中,中間為市場,當中會出現價格指標(於縱軸)以及數量指標(於水平軸)。我們只有一個定義,那就是市場調查時,問

買方:你要買多少?
賣方:你要賣多少?



若要形成定義,絕不能只是這樣詢問,所以我們需要給予情境,因此,在數量定義前,需要三個條件:

  1. 一段時間內:要清楚說出是每日、每週、每月、每季,還是每年
  2. 其他條件不變:影響買賣雙方的非價格條件不同,所以寫在圖形的上方,代表是共同影響因素,只是左右開展出去,左邊為買方的非價格影響條件,右邊則是賣方的非價格影響條件
  3. 告知價格水準:同樣一種商品在市場上可能會有不同的價格,所以,全部都要詢問

此時,買賣雙方才能被詢問上面的問題。再詢問後,我們記錄下他們所說的數量,然後再加總起來,如此就是市場的供給量或需求量。

當條件還沒被打破前,價量之間的關係就會因為買賣雙方行為而有不同。
左邊的買方遇到價格飆漲時,會因為嫌貴而減少購買,此時,需求量減少。若出現跌價情況,買方覺得便宜而增加購買,此時,需求量增加。

這就是需求法則(Law of Demand)。反映在需求線上就是點在線上移動,亦即點a移動到點b。

右邊的賣方遇到價格飆漲時,會因為單價多賺而增加生產(或販售),此時,供給量增加。若出現跌價情況,賣方覺得成本無法回收而減少生產(或販售),此時,供給量減少。

這點在高麗菜與豬肉市場非常明顯。可惜的是,這兩種商品都是需要等候時間才能販賣,因此,才會有穀賤傷農的情形發生。

---

若條件被打破,也就是控制情境的其他條件可以改變,那麼市場上的買賣雙方就會有不同的反應。

在面對所有的價格水準都會發生這樣的事情!!

左邊的買方會因為廣告改變偏好、所得增加(剛好商品是正常財,愈多愈好)、其他商品價格提高(類似的商品價格比較貴)、未來商品會變貴,而增加購買商品數量。因此,在原本的需求線(D0)上的任何一點都會向右移動,代表購買的數量增加。這稱為需求增加 (Increase in Demand)。

如果是發生偏好改變不愛這商品(例如:有毒)、所得減少(商品是正常財)、其他商品價格下降與未來商品變便宜,那麼無論在任何的價格水準下,買方就會減少購買商品數量。在圖形上就會是原本的需求線(D0)上任何一點都會向左移動,代表購買數量減少,這稱為需求減少 (Decrease in Demand)。

右邊的賣方會因為技術進步、資金增加(因為原物料價格便宜)、其他商品價格下降(要賣就賣貴的),以及預期未來商品會變便宜,而增加生產(或販售)商品數量,因此,在原本的供給線(S0)上的任何一點都會向右移動,代表生產的數量增加,這稱為供給增加 (Increase in Supply)。

如果發生技術衰退、資金減少(原物料價格變貴)、其他商品價格漲價,以及預期未來商品會變貴,那麼賣方就會減少生產(或販售)商品數量,表現在圖形上就是原本的供給線(S0)上的任何一點都會向左移動,代表生產的數量減少,這稱為供給減少 (Decrease in Supply)。

需求增加(或減少),以及供給增加(或減少),同樣可以用點a移動到點b表示。只是需求增減或供給增減所產生點的移動,是給定特定價格水準,由原本曲線移動到新的曲線上。